从 James Padolsey 这里 得到个好的点子。

在实际写脚本过程中可能有段 Javascript 和 HTML 非常相关(比如实例化 Slider 等这样组件),那么通常我们会将它紧放到 HTML 的后面。

「传统」的做法需要顾虑的点有很多。因为脚本是立即被执行的,所以要考虑例如调用的组件是否已经声明,以及如果有 Ajax 请求是否会堵死浏览器等等。

下面的代码就是本篇 Blog 提供的另个思路,但愿我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火星:

<div id="some-div">
    <script type=":contextual">
        alert(this.id); // "some-div" is alerted
    </script>
</div>

原文 作者的想法是改变 script 标签的 this 指向到父节点的 Element,从而关联上下文 HTML 结构。

看它的实现代码: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
    var script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
        script, i = 0;
    while ((script = scripts[i++])) {
        if (/:contextual$/.test(script.type)) {
            (new Function(script.innerHTML)).call(script.parentNode);
        }
    }
}();
</script>

不过如原作者所说的外,其实还有很多顺带的好处

  1. 将 this 指向关联到父节点,遍历查找 DOM 非常的方便
  2. 相关的 script 标签和 HTML 结合紧密,很清楚就能明白这段脚本需要做什么
  3. 统一调用,可以考虑懒加载
  4. 方便复制粘贴 :^)

当然,上面的代码仅仅是个想法而已,在实际编码中还需谨慎应用。滥用此方法可以预料到的 些问题,比如:

  1. 脚本执行顺序改变
  2. 弄乱作用域,如果你的代码严重依赖 this ,那么将会是个噩梦(当然,这本身也不是个好习惯)
  3. 让不了解此机制的其他开发者迷惑

正如原作者所言,在我们写代码的时候能「Thinking outside the box」,那才是最重要的 :^)

-- E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