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KISSY,重装上阵

面对繁杂的 JavaScript 库,其实到最后其实是 设计哲学的问题 。这篇文章将要介绍的是篇名为 KISSY 的 JavaScript 库。

渊源

前面也说过,JavaScript 库已经足够的多。可能看起来又要重新建立一套 JavaScript 库,有点重复造「轮子」的嫌疑,而 KISSY 的出现只是顺水推舟的结果。

过多的话语已经难以解释清楚 KISSY 的渊源, 这里有个详细的说明

风格

KISSY 的多数设计哲学源自 YUI3 ,同时也借鉴 了其他 JavaScript 库,我们可以看它的典型调用:

(function() {
    var S = KISSY, Y = YAHOO.util, Dom = Y.Dom,
        descList = S.DOM.children('#slideFocus ul.desc-list li');

    S.Slide('#slideFocus', {
        contentCls: 'pic-list',
        navCls: 'thumbs-list',
        activeTriggerCls: 'current',
        effect: 'scrollx',
        easing: YAHOO.util.Easing.easeOutStrong
    })
    .on('beforeSwitch', function(ev) {
        S.each(descList, function(desc, i) {
            desc.style.display = i === ev.toIndex ? 'block' : 'none';
        });
    });
})();

我们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其他框架的风格,例如 jQuery 和 mootools,总之使用 KISSY 你会「重新找回书写 JavaScript 的快感」。

http://pic.yupoo.com/feelinglucky/8903298e1ebe/medium.jpg

(来自 BlueDream查看大图

从框架结构上说,KISSY 是相对精简的一套库,核心(core)非常的精炼。甚至你可以考虑基于 KISSY 扩展出适合自己的框架,例如针对 iPad 等等的特定库。

未来

KISSY 是开源项目,基于 MIT 协议发布。因此,KISSY 的未来掌握在广大开发者手中。相比目前现有的成熟的框架库,KISSY 还是个初生的新儿,因此尤其需要大家的支持。

目前 KISSY 已经部署到淘宝的大部分页面(包括首页),承受着不同浏览器以及大规模访 问量的考验。有理由相信 KISSY 能部署到更多的地方,让业界一起分享我们在前端方面的 心得和经验。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可以 访问 KISSY 的项目主页 ;同时官方站点、文档等方面也正在筹备和编写中。KISSY 的成长离不开广大同行的支持,我们的愿景是:

小巧灵活、简洁实用,使用起来让人感到愉悦

最后,感谢 玉伯 的努力,KISSY 的成长他付出了很多。

-- EOF --

Apple 平台下开发的成本

现状

无论各方面如何评论,在 Apple 平台下开发越来越丰富。回想几年前如果想要招聘专业在 Mac/iPhone 平台下的开发人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Apple 平台下开发的那种狂热,让我觉得很是意外但想想却又是情理之中。Apple 的总市值已经超过微软,同时 ObjC 已经挺进了编程语言的前十

这种情况让我总不免对比当年的 C# 和 Java -- Apple 平台下的开发,又将会是新的一轮的淘金热。

成本

与其他平台不同,想要在 Apple 平台下开发,需要有一定的硬件成本。首先,最好必须要有苹果的产品(用「黑苹果」使用不是「那么回事」)。同时如果想要 iPhone 下的开发并想要在 App Store 中卖的话,那么又得交份「保护费」。

然后就是其他的软成本。 具体这里有篇文章写的很详细 ,这里主要列出的可能会碰到的技术问题:

https://friable.rocks/_/2010_06_16/1276695984.png

  • ObjC 语言本身 19%
  • 我不了解 ANSI C 12%
  • Cocoa 实在太大了 11%
  • 内存管理 10%
  • 界面 UI 设计和开发 10%
  • 我习惯使用 Java 和 C 了 10%
  • 如何设计委托模式 8%
  • Cocoa 模型等 8%
  • 我不了解面向对象编程(OOP) 8%
  • 我不清楚文档如何建立 5%
  • Cocoa 的(库)绑定等 5%
  • Xcode 工具使用 3%

国内开发者还有个必须逾越的鸿沟,就是语言和社区问题。目前,国内 Apple 平台下的开发相关的中文书籍和文档几乎是缺失;国内的专业苹果开发论坛也屈指可数。

值不值得?

那么,该不该花那么多的时间在新平台上。这对于在有其他平台中有相关经验的人而言,这是个博弈的过程。

相对其他「传统的平台」,可以看到即将从事 iPhone 开发的开发者们都是看到 App Store 的直接利益而去。而传统的 8/2 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会适用。

在即将饱和的市场中打开道口子,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往往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

相对在 Apple 平台下开发优势:

  1. 开发 iPhone 软件能直接带给开发者收益
  2. Apple 的用户群有相较高的消费能力
  3. Mac 下的软件相对较少,所以无竞争压力比较小
  4. Mac OS X 其实就是个 BSD(via)

那么劣势也是相对比较的明显:

  1. iPhone 其实是个半封闭的系统
  2. 学习 ObjC 有很大的成本

因此我的观点,如果你想在 Apple 平台下开发

  1. 你要熟悉 Apple 的产品,也就是首先么成为它的用户
  2.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学习任何技术切忌浮躁
  3. 改变目前开发平台下固有的观点,对于而言一切都是新的
  4. 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需要提及的就是切忌浮躁,毕竟做好技术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个全新的平台而言。短期内的收益平衡或许会很难做到,但相信一旦坚持下来终究会有回报。

PS,不喜欢 iSSH 占用一个 Dock 图标的用户,可以考虑试试我的修改版本,增加了重新链接、链接通知等功能: http://code.google.com/p/issh-improved/

-- EOF --

阿里的味道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37/4647585758_62c3640a37.jpg

故事

背着背包,从走出公司的那一刻,思绪还是无法的平静。已经从阿里离职了,但自己从潜意识中还在问我自己,「我真的离开了吗?以后我的脚步该走向哪里」。

回忆从那年的面试,有人问我,「您为什么来淘宝?」。那时的我很桀骜的回答,「因为离我住的地方近」。那时的我觉得,那些「语出惊人」的回答能搏得众人的眼球,显得自己很与众不同。

进入阿里,那种自我的感觉逐渐的被消灭,是因为周围的同事们用他们的行动无声地教会了我什么是团队。

回到家打开背包,整理我平时的物品,逐张的翻阅战友们给我写的明信片。那些煽情的字眼本人自诩为已经免疫,但看见每个人笔尖留下的字迹,已然深处的那跟神经已经被触动。

双手拿着的那些已经不是单单薄薄的几张纸,那是情。

看·想

记得阿里对自己公司的介绍,「阿里巴巴是家理想主义驱动的公司」。记得有朋友开玩笑的说到,只要在阿里混过的员工,我不面试直接就可以让他进来我公司,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上班、什么是下班、什么是加班。

是的,「人没有理想和咸鱼没区别」,在公司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在拼命的工作。

然而在我看来,阿里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去年的九月刚过完它的十周年生日,如果将公司比喻为个人的话,那么他已经是名小学生,而这名学生需要学习的地方仍然有很多。

我担心由于人员的增长,那份原本属于学生的童真和幼稚将不复存在。公司的价值观如果被稀释,那么剩下的仅仅是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同时,阿里仍在不断地做着加法而忘记了沉淀。从技术角度上说,底层的基础没有打好,那么楼越高越是显得危险。

悟道

躺在沙发上细细品读《阿里味》,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有时间仔细得阅读其中的文字。

那些字里行或许煽情、或许木讷的文字已然都被同时印在这本小小的册子上。品读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犹如那也是我真实的经历 -- 在同个办公地点,呼吸着同样的空气,那些可爱的人,其实就在你身边埋头敲着代码。

阿里的味道,犹如那瓶瓶罐罐的调味料,酸甜苦辣咸五味具呈。比如那些贵重物品忘记带,第二天被保安「贴纸条」的那份感动、项目延期、被无休止的 Bug 折腾得那些怨念和惆怅、项目顺利发布的那些许的自豪和成就感…

此时此刻这些在平时平常得无法再平常,细微得无法再细微的事情,都在被无形得放大,犹如幻灯片一样,在脑海中不断地被轮播。 而我知道,不管怎么样,不论我以后的脚步在哪里。我对我在阿里付出一千多天的青春,不会感到任何的惋惜和后悔。

因为,我已经是名阿里人。

-- EOF --

我的照片

嗨!我叫「明城」,八零后、码农、宁波佬,现居杭州。除了这里,同时也欢迎您关注我的 GitHubTwitterInstagram 等。

这个 Blog 原先的名字叫 Gracecode.com 、现在叫 「無標題文檔」 。 要知道作为码农取名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不想在取名这事情上太费心思。

作为八零后,自认为还仅存点点可能不怎么被理解的幽默感,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声明本站所输出的内容以及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自己所服务公司或组织的任何立场。

如果您想联系我,可以发我邮件 `echo bWluZ2NoZW5nQG91dGxvb2suY29tCg== | base64 -d`

分类

搜索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