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第四届 D2 的些记录

第四届 D2 圆满的结束,不过对此的思考却并未停止。

嘉宾们的分享&感想

模板语言与大前端

随着前端技术发展日趋复杂,「传统」后端的建模等计数也逐渐尝试应用到前端脚本逻辑中。将我们熟悉的 MVC 应用到 Javascript (以及对应的 DOM 编程中),这两个「老朋友」的结合仍然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思考。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复杂的前端应用中随处都能看见模板引擎的应用。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留给 大为 更多的时间讨论。环绕在脑中的思考,或许要等瞄下他的 lite template 后才会有个大致的消化和理解。

从 YUI2 到 YUI3 的前端演变

说实话一直没有深入研究过 YUI3,一来是因为时间、二来期前个人认为它目前不是很成熟。此前 玉伯 经常「推销」YUI2 至 YUI3 的「革命性转变」。今天,他的观点也从 克军 的分享上得到了印证。

克军 的分享现在回过头来对比看,是此次 D2 我收获最多的。通过他的分享,对于 YUI3 的印象也逐渐的清晰和「得到平反」。现在,急需要做的就是花点时间去真正了解这个框架(当然,我指的是不仅仅是它的源代码)。

Sliverlight QQ 项目实践

相比 甄炎鯤 (呃,还是叫他 Shadow 吧) 的分享内容,其实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线下私聊的内容。

-- 这段内容就被「和谐」了吧 :^) --

前端性能优化和自动化

秦歌 的分享其实早先在内部已经听过,对他们在前端代码自动化方面的尝试让我赞叹不已。的确,代码自动压缩、Combo 其实是件非常机械和无聊的事情,完全可以交付机器去处理。

也如 玉伯 所言 ,将性能优化以及自动化两个那么「大」的话题放在一起,觉得有些泛同时也略显单薄。其实,我更期待 秦歌 能够再单独深入讲讲他们在自动化的方面的尝试。唉,众口难调呀 :^)

个人秀

个人秀环节 hax 与 army 的「PK」,让我再次见识到了技术人员对于各自专业领域的执着。同时,会后与 hax 交流分享各自的心得和经验,不禁感叹下 hax 在前端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我得努力。

前端&安全

回到我自己的分享,说实话其实这个话题并不好讲( 幻灯片下载 )。

一来,是因为会场要么就是已经了解我今天所要讲的话题内容的「技术人员」、要么就是就算我讲了散会了都没听懂的「设计人员」;二来,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安全这块原理以及案例也需要「点到即止」,深浅程度实在是过难于把握。

还有我个人,只不过是相比其他不了解前端安全的朋友多走了一小步而已。玉伯说前端安全「我们目前处于 65 分」,其实在我看来我们还仅仅是 59 分 -- 还需要继续努力。

似乎又回原先和朋友们争论的几个话题,「前端到底要不要触及安全领域,甚至前端要不要专门研究前端脚本攻击技术」。在我看来,这一切说实话还是个未知数,毕竟「前端开发工程师」这个职位还是刚刚被业界承认,而「前端安全工程师」这个职位自然还要有更多的路要摸索。

但有点可以确定,就是同比之下如果前端了解安全方面的常识,这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借用此届 D2 的口号,就是「让我们蜕变,成为安全力量的新生力量;让我们成长,成为整个研发团队乃至整个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言论

记录下嘉宾们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 大为:「工具是人使用它,平台是它摆布人」
  • 克军:「好的设计驱动技术创新(Design) + 好的技术为设计提供无限的想象(Development)= D2」
  • 焱鲲:「Silverlight 和 Flash 可以通过 Javascript 粘合起来,也许能创造更好的效果,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学鹍:「前端工程师必须学会用互联网去学习」

杂念

  • 此届 D2 时间方面给人感觉有些紧张,其实一天听五个分享,基本上能完全消化两到三个(甚至一到两个)已经算很不错的事情
  • 普遍反应会场有些寒冷同时接线板有些紧张,这点有些对不住远道而来的同行
  • 此届 D2 来的同行,比我想象中的多
  • 会场中的微博客投影有时候比场上嘉宾的分享还精彩
  • 其实国内前端这个圈子很小
  • 主持人 闭月 今天的表现真不错
  • 中奖的观众似乎都冲着书去了,囧
  • 文亮 的外语不错,以后去东瀛买片儿找他
  • 终于了解了「专注」和「关注」这两个词语的不同含义
  • 还有就是,我终于当着五百人的面,学会了 Mac 下如何放大屏幕 :^D

计划

  • 熟悉下 大为 的模板引擎
  • 认认真真学习 YUI3

OK,从现在开始,期待下届 D2 吧

-- EOF --

Mozilla Firefox 五周年

https://friable.rocks/_/2009_11_09/1257824740.jpg

五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对于个孩子来说,他或许还在幼儿班;对于款浏览器,它仅用了五年的时间,打破了垄断颠覆了整合互联网,甚至用户使用浏览器的方式。

这就是 Firefox,源自 Mozilla。 这里有份 Firefox 至今的发展时间线 (线上 可以看这里 ),不长的 PPT 足以看出这五年 Firefox 的发展历程:

时间线

1998

  • 1998-03-31 Netscape 组建 Mozilla 项目,并以 Mozilla 的名义发布代码

2002

  • 2002-04-01 新的浏览器代码入库,没错,这就是 Firefox 的前身(那时候还不叫 Firefox)
  • 2002-06-05 Mozilla 1.0 发布
  • 2002-09-12 Spread Firefox 发布
  • 2002-09-23 Phoenix 0.1 发布(Firefox 的前身就是 Phoenix)
  • 2002-12-07 Phoenix 0.5 发布

2003

  • 2003-04-02 浏览器组件从 Mozilla 套装(Mozilla Suite)移至 Phoenix
  • 2003-04-14 Phoenix 更名为 Firebird
  • 2003-07-15 Mozilla 基金会成立

2004

  • 2004-02-09 Firebird 更名为 Firefox,并发布 0.8 版
  • 2004-02-17 Mozilla 欧洲区成立
  • 2004-08-18 Mozilla 日本区成立
  • 2004-12-12 超过一千万次下载
  • 2004-12-15 在「纽约时代」播放宣传广告

2005

  • 2005-02-16 超过两千五百万次下载
  • 2005-03-21 Mozilla 中国区成立
  • 2005-04-29 超过五千万次下载
  • 2005-10-03 Mozilla 研发中心(MDC ) 成立
  • 2005-10-19 超过一亿次下载
  • 2005-11-29 Firefox 1.5 发布
  • 2005-12-02 Firefox Flicks 上线

2006

  • 2006-04-04 addons.mozilla.org 上线
  • 2006-10-24 Firefox 2.0 发布

2007

  • 2007-01-24 Firebug 1.0 发布
  • 2007-07-10 Air Mozilla 发布
  • 2007-09-28 Moziila 支持站点上线

2008

  • 2008-01-21 突破五亿次下载
  • 2008-06-17 Firefox3 发布,破世界记录

2009

  • 2009-06-30 Firefox3.5 发布
  • 2009-06-31 突破十亿次下载
  • 2009-11-09 Firefox 五周年

从上面的时间线中可以看出

  1. Mozilla 的重大产品发布周期基本上都在上半年,集中在四月份
  2. 从 Firefox 的几经改名同时可以看出 Mozilla 对于商标的注重
  3. 04 到 05 年这两年是 Mozilla 着重推广市场的两年,同比业内也是 Ajax 技术逐渐流行而且是前端职位逐渐确立的时期
  4. 从 08 年至今,Firefox 一直致力自身的产品改进以及本地化进程(记得 Firefox 中国版不?)
  5. 线下的推广很重要,尤其调用开发人员这块
  6. 浏览器曾经为 Mozilla 套装的一部分,后来 Mozilla 才改变了开发方向, 所以专注并不是件坏事 :^)
  7. 从 Firefox 下载的趋势上看,基数越大增长的幅度越快,呈非线性增长
  8. 其实我认为可以将与 Google 合作加入到时间线中
  9. 结合上两条,是否可以认为如此快速的下载量也有 Google 的一份?那么 Chrome 是否能重现 Firefox 的辉煌?
  10. 增加条火星 Tips:Firefox 的「官方缩写」为 「Fx」 而不是 「FFvia

感谢

  1. 感谢 Firefox 改变了我的开发方式,使用 Firefox + Firebug 等一系列开发工具,节约了我不少时间
  2. 感谢 Mozilla 提供 MDC 等这些内容丰富的开发文档,是它们让我对于浏览器的细节一目了然
  3. 感谢 Mozilla 以及那些开发人员提供的丰富插件,这使得使用浏览器事半功倍、轻松惬意
  4. 感谢 Firefox 打破垄断,使用户在浏览器方面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5. 感谢 Mozilla 以及你们所有作出的一切努力
  6. ……

愿望清单

  1. 呃,其实我觉得 Firefox 已经很完美。但如果 Firefox 能够更快、占用更少的系统资源,那就更完美了 :^)

Firefox 五周年,五年的时间不算短,但后面的时间还会更长。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包括 Firefox 在内的现代浏览器,能够有更出色的发展,给开发者、给用户带去更好的开发平台以及浏览体验。

-- EOF --

Google Chrome Frame 的罗生门

距离 9 月 23 日, 刚好是 Google 的 Chrome Frame 发布一个月的日子 ,来自各方面对 Chrome Frame 的声音也逐渐的清晰。

微软

作为重点的当事人,我们自然首先会关注微软的反应。情理之中的,微软自然不会承认这款软件, 指责「Chrome Frame 让 IE很不安全」

其实,微软的指责明显没有多大的底气,IE 的安全性能在业界早已声名狼藉,微软此言一出贼喊捉贼难免让人贻笑。与其说 Chrome Frame 让 IE 的安全性变差,倒不如说是 Chrome Frame 让微软自己的安全感全无。

想象一下假设有一天,Google 对用户说「Windows 让 Chrome 很不安全」,那是何等的景象 -- Google 可以做到,Chrome OS 呼之欲出但微软无论如何都不想让它发生。

面对 Google 等公司带来的压力,加之 Vista 事实上的失败让微软已经没有退路,但微软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历史总是那么的巧合,就在 Chrome Frame 发布后的一个月,也就是 10 月 22 号, 搭载者 IE8 的 Win7 系统发布 ,对于微软而言荣辱甚至胜负在此一举。

Mozilla

原本和 Google 站在同一阵营的 Mozilla , 这次出人意料的抨击起 Chrome Frame ,称其「会干扰用户,破坏游戏规则」。

Mozilla 这举动虽在意料之外,但细想之下也在情理之中。以技术主导的 Mozilla ,继承了开源社区的基因,它们或多或少的流着理想主义的血液。

在我眼中,Mozilla 其实想要做的不仅仅是浏览器以及邮件客户端,他们的愿景是成为互联用户信息的入口。令 Mozilla 纠结的是,在用户的使用数量上稳坐二把交椅的 Firefox ,至今仍然没有找到如何将量转化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

Mozilla 与 Google 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从 云编辑器 再到 拓展移动浏览器市场 ,下一步该走向何方 Mozilla 表现得非常的迷茫。相比微软、Google 以及在移动浏览器市场占领先机的 Opera,握在 Mozilla 中的筹码显得非常的单薄。

前有 Google、微软、后有 Opera、Apple,Mozilla 在浏览器市场得势不得分。因此,Mozilla 需要时间寻找契机作为自身的突破口,而此时 Chrome Frame 的出现明显打乱了 Mozilla 的计划。

Chrome Frame 在 Mozilla 眼中就像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它随时都有可能拿着块石头敲邻居的窗。这次针对的是微软,那么下次呢?

开发者

似乎有了 Chrome Frame,开发者似乎有了更好的选择,甚至可以再有个充分的理由抛弃 IE。因此,对于 Chrome Frame 开发纷纷持肯定态度。

显然,开发者对 Chrome Frame 有些过于理想化。对于 Chrome Frame 的这种态度,其实是出于对 IE 的「恨铁不成钢」情绪,而真正对于 Chrome Frame 本身热衷者甚少。

在这一个月中,Chrome Frame 的新闻形成了长尾效应,同时开发者对于 Chrome Frame 的新鲜感逐渐的散去,这说明 Chrome Frame 的「满月酒」并不好喝。

Win7 的上市,最新相对兼容标准的 IE8 普及以后,开发人员对于 Chrome Frame 的热情是否还会有增无减?对开发者而言「日子还在继续」,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不可能因为 Chrome Frame 而完全抛弃 IE。

Google

正如 Mozilla 所言,Google 从来就是家「破坏游戏规则」的公司,恐怕只有 Google 自己知道推出 Chrome Frame 的真正用意。

妄自推测 Google 推出 Chrome Frame 并非是出于改造 IE 的目的,而是它整合「云」计划中的步骤之一。从搜索到软件、从产品到到平台,Google 正在逐步的完成自己的愿景 -- 整合全球信息。那么,效率以及兼容性低下的 IE 只不过是其计划过程中的绊脚石而已。

无论是 Chrome Frame、还是 Chrome 浏览器、还是 V8 JavaScript 引擎,Google 都采用了开源的策略,尽量使这些产品相对的中立。这充分说明 Google 其实并不是想依靠自身品牌推销这些产品,而是让想它们成为事实的标准。

一个月时间对于款软件而言仅仅是新生的开始,Chrome Frame 以后的航向如何?还是那句话,我们拭目以待。

我的照片

嗨!我叫「明城」,八零后、码农、宁波佬,现居杭州。除了这里,同时也欢迎您关注我的 GitHubTwitterInstagram 等。

这个 Blog 原先的名字叫 Gracecode.com 、现在叫 「無標題文檔」 。 要知道作为码农取名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不想在取名这事情上太费心思。

作为八零后,自认为还仅存点点可能不怎么被理解的幽默感,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声明本站所输出的内容以及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自己所服务公司或组织的任何立场。

如果您想联系我,可以发我邮件 `echo bWluZ2NoZW5nQG91dGxvb2suY29tCg== | base64 -d`

分类

搜索

文章